2020-05-22
气温变化剧烈,皮肤也遭殃,皮肤出现红痒、乾燥、脱屑,恼人的异位性皮肤炎又发作了!网路传说:「爱喝咖啡、吃咖哩的人,特别容易引起异位性皮肤炎大爆发」,是真的吗?如果要减少异位性皮肤炎发作,吃益生菌真有效吗?
异位性皮肤炎、气喘及过敏性鼻炎常常合併发生
异位性皮肤炎(又称湿疹)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,近几年研究发现,因为皮肤角质层屏障出现缺损,水分从皮肤流失,病菌及过敏原容易侵入皮肤,并引起一连串的过敏免疫反应,因而造成一块块局部皮肤红痒、乾燥脱屑,甚至严重者会龟裂。这些状况是慢性、反覆性发生,成人常见发生位置在手背、足背、脚踝、手肘、手腕、颈部、背部;婴幼儿则可能会发生在脸颊及头皮。
容易被忽略的是,一旦长期的搔抓,会造成皮肤增厚、纹路变粗,若严重搔痒,甚至可能引起失眠及局部红肿发炎。尤其,异位性皮肤炎、气喘及过敏性鼻炎常常合併发生,或是有相关的家族史,称为「异位性体质」。
为了避免诱发异位性皮肤炎,甚至併发气喘及过敏性鼻炎,造成治疗上的困难,影响日常生活,平时应该远离危险因子,尤其是饮食有什幺禁忌?网路传说:「爱喝咖啡、吃咖哩的人,特别容易引起异位性皮肤炎大爆发」,真实性如何?
食物过敏会加剧异位性皮肤炎?营养师:仍有争议
卫福部乐生疗养院苏嘉华营养师表示,坊间常见一些说法,像是爱喝咖啡与巧克力或辛辣食物如:辣椒或咖哩,爱吃过敏原食物如:牛奶、小麦、鸡蛋、大豆、坚果类或者海鲜等,都有可能引发皮肤搔痒情况,转而引起过敏性皮肤炎,或荨麻疹,甚至形成异位性皮肤炎。
「爱喝咖啡、吃咖哩的人,特别容易引起异位性皮肤炎大爆发」,真实性如何?婴儿1岁前减少食用易致过敏食物,有助减轻异位性皮肤炎症状。其实,食物过敏个体差异大,回顾2019年过往研究综论的文献中,食物过敏是否会加剧异位性皮肤炎仍有争议,部分原因是食物过敏原暴露的症状是非常多类型,而受试者的样本数却偏少,因此,得到的结论可能有所偏差。
婴儿1岁前减少食用易致过敏食物 有助减轻异位性皮肤炎症状
如果家族中有食物过敏史者,可以先避开同类食物;怀孕的母亲在怀孕第三期及授乳期间,婴儿在1岁前减少食用常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(如:牛奶、蛋、海鲜(虾、蟹、小麦、花生等),均有助于延迟或减轻异位性皮肤炎的发作和症状。对牛奶过敏之婴儿,可改餵食市售的低过敏奶粉取代配方奶粉。日常保养时可多食用蔬菜水果、补充水分、规律运动和正常作息。
吃益生菌能减少异位性皮肤炎发作?营养师说…
另有一说:「减少异位性皮肤炎发作,吃益生菌有效」,是真的吗?苏嘉华营养师提醒,益生菌(probiotics)主要指乳酸菌及少部份酵母菌种类,研究中各类型乳酸菌能增进肠胃道健康、调整免疫机能,而被认为能改善过敏,改善体质的保健食品,事实上,目前益生菌在临床上研究使用仍十分有争议;有研究报告指出,益生菌能延迟异位性皮肤炎发作,而至今只有鼠李糖乳酸桿菌(L.rhamnosus GG and B. lactis)得到证实,无法代表所有的益生菌都有疗效。疗效验证需要严谨的科学证据,无法以此类推,并不等于也能改善异位性皮肤炎。
建议如要选购益生菌类的保健食品,应留意安全性、菌种、疗效、活菌数、服用剂量,能通过肠胃道而存活下来,在人体生长作用的菌种,同时搭配益生质(prebiotic)食用如:蔬菜、水果,才能提供效益。
异位性皮肤炎无法完全根治 仅能减缓症状、避免併发症发生
卫福部乐生疗养院家医科郭纹翠医师表示,平时皮肤乾痒,平时可以擦一些保湿度高的乳液,避免洗澡水过热,或过度清洁,避免造成水分流失。如果搔痒严重,或出现红肿情形,应就医使用药物治疗。异位性皮肤炎目前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,只能减缓症状、避免併发症产生。
皮肤异位过敏益生菌食物发生发作
上一篇:爱喝咖啡舌裂、胃胀痛、打嗝不停…中医:阴虚体质喝咖啡过量伤脾
下一篇:爱喝甜饮恐加速肿瘤生长?医师:「这些人」也是高危险群生